呼和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借鉴1个国家5个城市经验的呼和浩特半价 [复制链接]

1#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这也契合了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的趋势房地产周期。

9月29日,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发布吸引人才新政,将为人才提供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发放岗位补贴、柔性引才奖补等措施。该政策虽然是试行,但是执行的确很坚决:政策发布后两天,也就是十一起,该政策施行,试行至年12月31日。

合肥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座城市发布了人才落户优惠政策,超过80个城市发布了人才购房优惠补贴政策。这里面就包括呼和浩特。

别的城市是对外来的落户人才购房进行补贴,而呼和浩特则是内部挖潜。

年4月10日,呼和浩特印发了《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试点)实施办法》,其核心内容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毕业三年之内可以在呼和浩特半价购房。”据称该办法“在吸引人才方面开创了国内的先河”。

此举的确是开了先河。因为《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显示,《实施办法》出台的前一个月,呼和浩特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超过两成,涨幅排名全国第二。当时,呼和浩特还是因为房价涨幅过快被央视直接点名的三座城之一。当时,呼和浩特住宅均价约是每平米元,较上月上升3.6%,同比上升36.8%。

按照呼和浩特官方人士的解释,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借鉴了新加坡、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1个国家5个城市的理念、共有产权住房经验以及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做法,融一炉之大成之作,“为构建多元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而在半价购房的资格审定上,要求大学毕业生须具有含3年或以内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要在呼和浩特科技城范围内创业或就业;申购大学生住宅的,须已婚并且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

时隔一年后的年4月3日,国家层面提出,人口万以下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呼和浩特提前1年布局,的确是对落户没有限制,而是想方设法把大学生留在本地。

时至今日,大学毕业生半价买房的的具体情况怎样了?

据了解,大学毕业生安居工程的共计.亩,6宗项目用地,去年被内蒙古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部收入囊中。

5月份,呼和浩特人才引进政策落地配套的“内房投·东望”项目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人才用房套,人才公寓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亿元。除安居工程外,项目规划建设的21.6万平方米商品住房。

近期,大学生安居家园一区、二区、三区住宅建设施工项目开始招标。

而曾因为大学毕业生半价房源在其区块内而登上热搜的呼和浩特科技城,也在地产方面玩出“花”。

作为呼和浩特此刻和未来重点打造的区域,呼和浩特科技城因为和目前房企扎堆,房地产项目正红火的毫沁营地快,以及以兴建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星俪”系列酒店集群、大型康养项目和住宅,新城控股集团亿元的商圈比邻而居,呼和浩特科技城左右逢源。

同时,在科技城范围内,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实验中学东河校区、青山小学分校等医疗教育资源开始集中,在呼和浩特房价涨幅回落的当口,可以预见的是,在呼和浩特二环以外又立起了一个房价的新坐标。

一个坐标倒下,另一个坐标就要迅速站起来。这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全国的房地产情况是,近期看的金融,其闸口已经在“三道红线”压力下对房企闭合,中期看的土地,其闸口也在顶层的各种“会商会”、“座谈会”等会议约谈下,不敢越雷池一步。

唯一的一个能够支撑房地产的大招,也就剩下“慢工出细活”的长期的人口购房。

关键是,在呼和浩特把人才留住的情况并不乐观。

作为内蒙古唯一人口净增长的盟市,呼和浩特这座聚集了内蒙古70%的高等教育资源,40%的科研机构,36%的高新技术企业,25所驻呼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7万,年毕业人数近7万人的首府城市,年的常住人口为.68万人,比年只增加了1.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9万人,比年只增加了2.67万人。

每年毕业7万大学毕业生,人口增长却乏善可陈,面对半价购房的“诱惑”,7万大学毕业生似乎有点无动于衷……

那么,下一个房价涨幅的增长点在哪儿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房价,铁口会断房。”我是铁口断房,每日陪你判断呼和浩特房产趋势。今天的房,就断到这里。灵验不灵验,时间来考验,老铁们拭目以待。特别提示:看完文章,评论点赞转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