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录诞生在内蒙古 [复制链接]

1#

包头,在蒙古语里是“包克图”的谐音,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包头也有“鹿城”之称。

然而,近些年的包头,不仅有鹿,还有虎狼。

8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云受贿一案,开庭了。法院没有当庭宣判,只是透露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字:受贿4.49亿元。

这个数字,不仅创造了十八大以来落马省部级以上官员的最高受贿记录,而且将记录由“2亿+”直接提升至“4亿+”序列,一骑绝尘。

1

邢云是土左旗人。之前,本号写过一篇《蒙虎落马,土左神旗》来谈内蒙古官场的“土左现象”。有兴趣者可以一读。

和很多“教而优则仕”的官员一样,邢云也是教师出生。

早在年,16岁的邢云便走上了教学岗位,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北卜子学校的一名教师。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右旗被划归包头市,邢云也因此成了包头的一名教师。

只是,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位不起眼的教师,有一天会主政包头,并创下贪腐全国纪录。

在基层教了5年学后,21岁的邢云得到一个机会:拿到了内蒙古工学院的入学通知,进入化学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

当时,全国各地尚处于上山下乡的高潮期,大学基本没有考试招生,邢云想必是被推荐入学,这个机会也肯定令无数知青羡慕不已。

年9月,邢云顺利毕业了。但是他的工作分配却并没有那么顺利。那一年波诡云谲,一个动乱的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那个人才极度匮乏的时代,像邢云这样的大学毕业生,简直是珍稀动物。所以,在等待了三个月后,邢云被分配到土默特右旗旗委从事宣传工作。这样的岗位,和其专业完全不搭,或许只是考虑到了他的5年教师生涯。

就这样,甭管是在哪个口,邢云开启了自己的仕途。

2

干了两年宣传工作后,年12月,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邢云也迎来此生的一个重大调动:从基层被调到包头市农林局政治部。

包头,是内蒙古数得着的“大城市”,邢云一呆就是十五年,先后到过包头市农委、农牧工商联合公司工作,后出任石拐区常委副区长、区长。

年10月,邢云从包头调任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副盟长(伊克昭盟是鄂尔多斯旧称,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在蒙语里是“众多的宫殿”。由此可见,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繁盛之地。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长年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包头,再次才是省会呼和浩特。年11月,鄂尔多斯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名。

邢云从包头下辖的一个区的区长,调任和包头平级的鄂尔多斯担任副盟主长(相当于副市长),这显然是升职,从正处级岗位跃至副厅级岗位。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15个月后,邢云便由负转正,升任伊克昭盟盟委副书记、盟长;紧接着,一年多后,他便出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盟人大工委主任。

年,对于邢云来说,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也注定是一个激情和忐忑并存的时段。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盟委书记,正式成为内蒙古主政一方的大员。按照通报,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开始了贪腐。

算下来,从年来到此地担任副盟长,到年底离开,邢云一共在鄂尔多斯呆了8年。邢云的仕途在狂奔,但显然,这是在悬崖边的狂奔。

3

邢云的主要治地,包头排第一,鄂尔多斯第二。

从年进入包头市农林局政治部工作,到年在包头市石拐区长任上调走,一干就是15年。随后,被调往鄂尔多斯干了5年,然后又调回包头。

邢云的这个回马枪,可不是简单地回归。他再次重回包头的身份,已经是包头市委书记,真真切切的一把手。

此后,邢云又主政包头5年。算下来,邢云在包头市工作了20余年。说包头是他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为过。

包头的车牌代码是蒙B,能够获得仅次于省会城市的车牌代码,其地位在省内是不言而喻的。年8月,《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包头排名第42。

鄂尔多斯和包头,是内蒙古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邢云能主政二地,为今后的仕途腾飞,踏下了重要的两步。

年的经济数据显示,鄂尔多斯GDP为亿元,包头GDP为亿元,连续多年稳列内蒙古第一、二位。当很多人都习惯了万亿GDP的一线城市,似乎对两三千亿的城市都嗤之以鼻。

但是,这样的数据,放到包头和鄂尔多斯,就是不一样。它们突出的地方在于人均。

在包头近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77万人口;在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着两百万出头的居民。

放眼周围,年,山西太原以余万人口,贡献的GDP也只有多亿元,已经快被鄂尔多斯追上;而西北城王西安,人口是鄂尔多斯的5倍,但GDP也只有多亿。

而放眼全国,鄂尔多斯的人均GDP,经常出现在全国城市排行榜上的前列,甚至是第一的位置,经常被拿来和香港相比较。

所以,回到邢云的贪腐问题上,凭借包头和鄂尔多斯这几十年的发展,中间不知有多少重大项目工程上马,而作为主政者的邢云,又不知道和一些开发商企业主是如何打交道、产生过怎样的利益交织,终致创下了贪腐记录。

依靠在包头和鄂尔多斯深耕三十年的政治资历和资源,年底,邢云问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兼任自治区政法委员会书记,可谓位高权重。

在担任6年政法委书记后,邢云退居二线,担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至年10月25日接受调查。在其通报中,有着“与私营企业主沆瀣一气”“肆无忌惮进行权钱交易”的严厉措辞。

邢云被查之后,内蒙古政法系统迎来地震:原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孟建伟退休近一年后被查;呼和浩特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李志斌自缢身亡;今年6月,自治区公安厅原副厅长赵云辉被查。(点击查看:内蒙警察故事)

有媒体不完全统计称,被邢云砸倒的政法系统的官员,近20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官员,还多和黑恶势力勾结,多人是保护伞。

4

回到邢云的贪腐数据上,4.49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是一个遥望不可及的数字。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官方通报邢云的犯罪行为发生在年至年,按此20年算,邢云平均每天受贿约元。一位月薪一万的普通员工,要工作年,在不吃不喝无任何花费的情况下,才能够挣下这个钱。

如果把这4.49亿当作一个大红包分给包头人民,每个包头人能分到块钱;如果是分给鄂尔多斯,每个人则能分到块钱。也就是说,够请全市人民一起吃一顿大餐,这是多大的壕气!

有人会问:记录为什么会诞生在内蒙古呢?

这有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偶然,也有着现实中的必然。

其实,一旦权力的闸门打开,失去控制,别说是几个亿,别说是副部级干部,就是小小的自来水科长,不也让我们见识了亿元贪腐吗?

因此,重要的其实不是4.49亿,而是最初的第一元。

有些人总是转不过这个逻辑:贪官贪得再多,和我有什么关系?

说这话的人,要么是从腐败中受益的人,要么是没脑子的人。

贪官受贿,钱从何来?一个最常见的群体便是承揽工程项目的商人。这些商人为什么行贿?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为了中标,为了安全检查、为了偷工减料赚差价等等。

最后,这样的工程出了事故,伤害的是谁?答案很明显,还是最无力的大众。

所以,今天,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