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呼和浩特出现近35年最低气温小编正在被 [复制链接]

1#

据呼和浩特市气象台介绍,1月6日9时出现-27.2℃的最低气温,已达到近35年来的最低气温值,是呼和浩特市35年来最寒冷的一个早晨。

呼和浩特市气象台气象预报员刘晓敏介绍,自年入冬以来,呼和浩特市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相比一直偏低,进入年,在开年第一周呼和浩特市又一次遭遇“霸王级”冷空气的强势侵袭,恰逢1月5日为“小寒”节气。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由于此次冷空气势力较强,在冷空气南下侵袭呼和浩特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强的偏北大风,截止到1月6日14时,呼和浩特站已经出现瞬时14.1m/s的西北大风,风力等级达到6级。目前,全球拉尼娜形势仍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呼和浩特市气温偏低的状态还将持续。

大风降温“联手”呼和浩特冻土深度将达1米

受1月4日的弱冷空气影响,呼和浩特市温度已经达到一个低点,1月5日夜至1月6日晨,较强冷空气再一次影响呼和浩特,两股冷空气“联手”将呼和浩特大部气温打入明显偏低状态,创入冬以来新低。且随着气温降低,冻土深度不断增大,呼和浩特城区冻土深达93厘米。

工作人员正在监测冻土深度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气象预报员李璐介绍,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规定,当地面温度降到0℃或以下,土壤开始冻结时,应在每日8时观测一次冻土,直至下一年土壤完全解冻为止。近日来,随着冷空气轮番来袭,使冻土深度相比年同期增加近20厘米。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气象台台长红英表示,长期连续的冻土观测对于工程设施的建造和稳定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冻土对抑制虫害和农业生产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冻土具有冻胀和融沉性,容易破坏铁路、公路、桥梁房屋等工程设施,导致路基鼓胀,沉陷,房屋开裂变形,相关部门需做好工程建筑和交通运输安全等工作。同时7日气温仍有下降,风力较大,风寒效应显著,体感十分寒冷,市民仍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今冬为啥这么冷?专家解读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冬以来(年12月1日-年1月3日),年12月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是12月13日至15日(全国型强冷空气)和12月29日至1月1日(全国型寒潮)。与历史同期相比,尽管冷空气(包括寒潮)次数并不偏多,但这两次都是全国型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强度较强。

专家解释,由于入冬以来,欧亚中高纬被“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控制,东亚冬季风偏强,且这样的环流型在12月内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持续的“西高东低”经向型环流和持续偏强的冬季风是导致年12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直接原因。

此外,赤道中东太平洋最近即将达到峰值的拉尼娜现象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是两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历史统计分析表明,在多数的拉尼娜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较大。

而年9月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历史第二少)。已有研究指出,9月北极海冰偏少有利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年夏季监测显示,北极地区大气环流表现出典型的AD负位相,其模态指数达到历史最低值,因此这也有利于今年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偏强,东亚冬季风偏强。

总的来说,导致目前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拉尼娜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为今年冬季风偏强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未来4天,呼和浩特天气

更多新闻

速扩散!呼和浩特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再发紧急公告呼和浩特市住建局下发紧急通知!事关供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

丨本期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高金玲)、中国新闻网、中国天气网、新京报

丨本期编辑:魏琦婧

丨本期责编:张中阳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新闻网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