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有图有真相。
所以,在官方每个月出品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顺着第一序列往下找。第一是北京、第二是天津、第三是石家庄、第四是太原,第五就是呼和浩特。
貌似盼望呼和浩特房价比肩一二线城市的人找到了佐证。北京和天津是直辖市,石家庄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太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呼和浩特排名第五,与有荣焉。
而实际上,这70个城市的排序并不是以房价来定的,而是有“程序”的。按照样本城市的代表性,排序在1到35位的城市为4个直辖市、及部分省城、副省级城市以及极少数的计划单列市。排序在36到70的城市则是各省区的主要城市。
这70个样本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到了全国城市房地产投资开发总额的份额是80%以上。
也就是说,呼和浩特能够排在京津石太之后的原因,并不是房地产“做得大”,而是因为它是省会首府城市以及地缘关系。所以,呼和浩特在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排序靠前并不代表排名靠前。
相比较于上图排序靠前导致一群以买卖房子为生的人的“自嗨”,下面这张图才是呼和浩特房价的正确打开方式。
好吧。第一张图高大上,第二张图有点矮矬穷。但是,这就是呼和浩特在房地产市场的江湖地位。
众所周知,年房改开始,而在此一年前的年,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进行统计。8年后的年,在35个大中城市开展的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工作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又逐步扩展到包头等35个各省区的重点城市。
遵循普适原则,第一张图里必须要有呼和浩特。哪怕呼和浩特只是常住人口三百万的三线城市。而如果单纯的以房价为指数原则,呼和浩特远不够入选70个城市住宅价格榜单的资格。
作为三线城市,呼和浩特房价的参照物就应该是三线城市。第二张图反应的才是呼和浩特房价该出现的“朋友圈”。
房地产自年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来,呼和浩特的房价开始缓慢上涨。此后的五六年里,呼和浩特的房价只是跟着全国房价“随波逐流”,人家涨,我也涨,远没有现在呈现出的那么让人瞩目。
但是,由于呼和浩特本身的城市能级,房地产的历次风吹草动都让呼和浩特难承其重。年,全国房地产进入短暂低谷期,呼和浩特在全国第一个宣布取消限购,购房不再查房屋套数。而由此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正式步入全国购房者视野。
最近两三年,呼和浩特是房价崛起的典型。其原因是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大投入以及大基建的大手笔。基于每一个省会首府城市都在接受多轮房价猛涨的洗礼,呼和浩特房价高涨貌似没毛病。唯一需要考量的是,无脑涨价和规律性上涨之间的关系该咋衡量。
而年,全国房地产“房住不炒”如火如荼,呼和浩特的已经开打下半场。房价横盘,二手房甚至连续3个月微跌。
可以预见的是,因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机制将会越来越严格。城市面积不断摊大饼,房地产规模不断扩大,房价随之水涨船高。顶层加码和因城施策的楼市调控措施也在不断地出台和完善。人口成为一个城市支撑房价的关键因素。
只是,以上这些基本上和呼和浩特无缘了。人口基数和人口素质跟不上,经济体量和产业支撑形不成闭环。在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的新形势下,呼和浩特房价野蛮生长必将成为过去。
没有必要把呼和浩特房地产打落神坛,因为呼和浩特房地产压根就没有登上过神坛。房价可以错配,但是自己必须清楚。身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三线城市,这才是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该有的觉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房价,铁口会断房。”我是铁口断房,每日陪你判断呼和浩特房产趋势。今天的房,就断到这里。灵验不灵验,时间来考验,老铁们拭目以待。特别提示:看完文章,评论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