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赤城
(五)一城牵两山
(一叶知秋)
在赤城东山,碰到一位老友。
“多年不见,你变化不大。”老友说。
“怎能没变化呢?老了。”我回答到。
“不老。你是怎么保养的?”
“还保养?常常连脸都不洗。”
“你每天都干什么?”
“哄外孙,遛弯。”
“在哪儿遛?从哪儿到哪儿?”他随口问。
“从大马群山到燕山。”我忽然想诙谐一把,回答道。
“从大马群山到燕山?”老友惊愕地看着我。
“你说的不是小地名,而是大马群山山系和燕山山系吗?”老友接着问道。
“嗯。”
“坐车吗?”
“走。而且是打来回,每天至少一趟。”递进式回答。
“不可能吧?”
“你也可以!”
“我?”老友难以置信。
“白河湾大桥走一遭。”我直接给了他谜底。
是啊,大马群山山脉和燕山山脉的分界线就是白河河谷。
河东为燕山山脉,河西为大马群山山脉。
*府东街东延有座桥,叫白河湾大桥。
桥西的金河房开楼,座落在大马群山山麓。
桥东的华府小区,则座落在燕山山麓。
两处仅二、三百米距离。
这就是赤城!
一半,属燕山。
一半,属大马群山。
别的城市介绍位置时,一般都说自己座落在什么什么山麓。
而赤城,可以豪迈地说:我城西,占有大马群山,城东,拥抱燕山。
霸气!
赤城在城东北新修了一条步行路,路面半朱半蓝。似一条彩带,和白河结伴而行。
路两边,柳绿花红,鸟语草芳。
沿路北上,不时给你惊喜。或榭台憩园,或广场巨碑,或各类健身器材和露天球场。
因其境幽路美,闲暇之余,人们纷纷来到这里。
有闲庭信步。
有拍抖音,发视频。漫灌网络。
“网红路”由此得名。
孰不知,还有更让你惊叹的。
站在网红路上。往西看,大马群山。往东看,燕山。
这条路,每一步,都是节点。
无论山是苍松翠柏,或者青石土丘。
因为,这条河叫白河。这条路在白河谷!
近处,两山不足千米。
当你用手机旋转半圈,一个视频里会留下两山的印像。
提醒你,不是两座山,而是两大山系。两座均在数万平方千米山系!
世界多山。
河北山多。
除华北平原、坝上草原外,其余几乎都是山区。
即使山多,但都能归进三大山脉。冀西太行山山脉,冀西北大马群山山脉,冀东燕山山脉。
大马群山,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属阴山山脉东段。东北—西南走向,西接桦山,东接白岔山。海拔米左右。主峰桦皮岭,因早年山上桦树繁茂得名,海拔米。南麓为清水河发源地。
燕山,广意系指坝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东,山海关以西的山地,狭义则指上述范围内窄岭、波罗诺、中关、大仗子一线以南的山地。
燕山东西长约千米,南北最宽处近千米,海拔~米,主峰东猴顶,海拔.6米。
桦皮岭、东猴顶。这些,都是赤城人熟悉的山峰。
请注意:“白河谷地以东!”
明白了吧?大马群山山脉和燕山山脉分界线,就是白河谷地。
如果说,“亿年足迹”、“千年祖都”、“御笔亲颂”是赤城的历史属性、人文属性,那“毛公山”、一河连两山则是赤城的自然属性!
换言之,小城赤城,伸出她有力的左手与右手,紧紧拉住大马群山和燕山,生怕它们从手中挣脱。
紧紧,紧紧。
稍有不慎,或许大马群山跑向呼和浩特。而燕山,则向着山海关奔去。
这种跑,是地壳运动,是天崩地裂,是沧海桑田。
对生物界,对人类,绝对是灾难。
为了天下苍生,赤城时时刻刻,不敢懈怠,坚守着神圣的史命!
赤城虽小,胸中却装得下两大山系。
赤城,地理的节点!
赤城,博大的胸襟!
胸襟博大,容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