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住宅看眼力,买商铺,看过*石吗?全靠一个“*”字!
在呼和浩特买商铺,特别是新建商圈的商铺,*的不仅仅是买房人的商业嗅觉,还要*规划的落地实施。毕竟,规划是规划,能不能落地,那就是后话了。
大家好,我是呼和浩特本土房地产创作者,铁口断房。今天和老铁们聊的是,呼和浩特三个被“耽误”的商圈:一个除名,一个荒了,一个等拯救的话题。究竟是被谁“耽误”的,各花入各眼吧。
今年,在全国仓储业的数据里,内蒙古在其划片区域内的空置率最高,数值为27.11%。而内蒙古的首府,号称“连接*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的呼和浩特,在全国32个城市主要物流节点城市中,连名字都欠奉。
去年,有机构发布数据称,我国41个中心城市,有19个城市写字楼空置率超过三成,其中,呼和浩特以39.4%的空置率排名全国第四。写字楼的境况不好,商铺又能好到哪儿去?
按照国际标准,正常的商业人均面积是0.8平米到1.2平米,超过这个标准就预示着商业过剩。而呼和浩特的商业则高屋建瓴,突飞猛进——
城西的中山西路的商业楼宇有31栋,商业面积是万平方米;城东的奥莱·如意小镇商业面积12万平方米,青城荟购物中心体量是8.5万平方米,还没算上暂无消息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信达国贸;城北是滨海商业街15万平方米,喜悦汇商业面积6万平方米;最近几年风头正劲的城南就更不必说了。
中山路、长乐宫、火车站、锡林南路、鼓楼……呼和浩特遍地是商圈。而且,万达广场算上已建和待建的是4座,万象城1座、SKP1座、爱琴海1座……
有专注房地产的自媒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八成以上城市的商业人均面积在1.5平米以上,而呼和浩特、沈阳、银川等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是接近7!
铁口断房在此前的文章中有提过:“在低租金与高空置率之下,大部分呼和浩特商铺的投资收益只在2%-5%之间,所以,买了商铺,就等于‘见义勇为’。”
呼和浩特商业“见义勇为”如火如荼。即便如此,呼和浩特还有三个被“耽误”的商圈,在如琢如磨。
第一个就是被除名的原内蒙古大商城。
都说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原内蒙古大商城则是背向而驰。位于城西的内蒙古大商城当年打出的口号是“商业返租模式,十年回本”!承诺第1到3年每年返租9%,4到7年返租10%,8到10年返租11%。
然而,收了多户购铺业主6亿多购铺款后,内蒙古大商城烂尾,最后落得个“最大烂尾楼”的名号,在呼和浩特商业史上留下屈辱的一笔,被碧桂园除名。
第二个是久已被遗忘且荒废了的大学城商圈。
什么人的钱,好挣?孩子的。
当年6所大学云集的呼和浩特大学城在年兴建大学城·活力购物中心,两年后,该购物中心预计营业,然后就只是“预计”了。所谓的大商汇奥特莱斯广场入驻,也只属于“谣传”。期望中的购物、娱乐、餐饮、公寓一条龙的商业配套,也只存在于规划中。
大学城商圈的主要客源——学生,受疫情影响,在校内根本出不来。本来无特色,现在愈发荒废了。
第三个是等待拯救的毫沁营商圈。
一个毫沁营,十多家实力房企圈地,近20个楼盘争夺客源。从房价洼地到地产高地,毫沁营这个被冠以“毫家嘴”名号的地块,以多所顶级学校入住,而捧起了一个矗立在城北的学区房大本营。
但是,此前的毫沁营被热炒,除了学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吸睛点就是商圈。毫沁营板块一片荒芜的时候,就宣称“吾悦广场”将投入亿强势入驻。此后,这个噱头,每年都被传扬一番。
现在,毫沁营高楼遮天蔽日,有密集恐惧症的视之如畏途。在各个学校也都在逐渐就位的当下,所谓的“吾悦广场”还捂在怀里不出世。毫沁营人口越来越多,随即暴露出来的商超生活配套难题也愈发突出。
年年要来的“吾悦广场”,应该也是时候出来拯救这一曾经的鸡肉,如今的鸡肋板块了吧。
没有商圈盼商圈,有了商圈盼顾客。然而,在呼和浩特不知道还有多少商铺在等待与骄傲中“旺铺转让”。
比住宅烂尾更可怕的,就是商圈建立,门可罗雀。据悉,今年至今,疫情影响下,不仅住宅销售熄火,很多商铺的转租率也开始暴增。
十四个字评语:入手商铺深似海,从此利群变钢花。
我是铁口断房,每天带给老铁们最新鲜的呼和浩特房地产情报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