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月2日,呼和浩特市第二次土拍落下帷幕,共成交土地9宗,其中3宗住宅兼商业用地,6宗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从拿地所分布的区域来看,新城区毫沁营板块成交5块宗地,赛罕区保全街板块成交4块宗地。据媒体报道,此次土拍揽金34.6亿元。至此,呼和浩特今年两次土拍共揽金68.34亿元,土地放量约亩。
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感觉,半年土地放量亩地意味着什么?对楼市的未来走向有什么影响?对未来房价的涨跌有什么影响?
今年5.11土拍之后,尤其是金地拿下了地王的消息一出,房地产业界一片欢呼,某些项目的房价瞬间涨了千元不止,更有人称呼市的房价将突破2万元大关。
呼和浩特楼市真的有这么乐观吗?蒙马财经却要给楼市泼一盆冷水,土地放量这么大,人口不见增长,经济受疫情影响如此严重,地价却在涨,房价却在涨,这些都是正常的吗?我们的确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了。或许,呼和浩特楼市的危局已经显现。
只是,当房地产成了投资品之后,没有人愿意相信罢了。
下面,我们就从土地放量、人口,经济等多角度仔细分一下。
02
首先、我们来看土地放量。
单纯看今年上半年放量的亩地,可能没啥感觉,也不多呀。那么,我们来看看年到年这三年的土地放量有多少?
房天下的数据显示,年全年呼和浩特共成交23宗土地,其中20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3宗工业用地使用权。土地成交面积共平方米(折合亩数约为亩),金额共.万元。其中20块建设用地全是70年住宅产权,40年商业产权。
搜狐焦点数据显示,年呼和浩特土地市场共成交出让41宗地,总出让面积.41平方米(折合亩数约为亩),总成交金额约为.35亿元。年呼和浩特土地市场成交额同比年增长35.81%,成交面积同比年增长.47%。
搜狐焦点数据显示,年总计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共计成交土地63宗,成交面积.平方米(折合亩数约为亩),同比增长39.38%,成交总额约为.89亿元,同比增长23.91%。
年至年三年共出让土地亩,加上今年两次土拍的多亩,合计三年半时间,呼和浩特共出让土地多亩。如果下半年继续出让土地,绝对会突破万亩大关。
这个数字还少吗?亩地能盖多少平米房子?以容积率3计算,大约要建成万平方米的房子,大约折合平方米的房子20万套。
这个数据恐怖不?
03
其次、我们来看呼和浩特的人口。
我们知道,支撑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口,人口多了,消费就多了。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人多了,购房的刚性需求也就多了。房子建的多,人口不见增长,你建成的房子都卖给谁?
按照去年呼和浩特统计局的数字,年呼市常住人口.68万人,比年增加1.04万人,人口数在全区十二个盟市居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赤峰市.09万人,通辽市.88万人。
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为.48万人,比年增加2.61万人。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看出,从年到年,呼和浩特人口才增加了2.2万人,而这三年土地却出让了近万亩。
这人口增长的数据有点惨啊。
这点人口拿什么支撑暴涨的房价?拿什么支撑未来几年上市的20万套房子?
04
第三、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经济形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国内的经济都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都不用我细说了。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有这样一条新闻说,维密宣布破产、ZARA关闭家店、拉夏贝尔撤店家店、香奈儿停产、爱马仕停产、百达翡丽停产、爱彼停产、劳力士停产、星巴克宣布永久性关闭家门店……可见,经济形势多么不容乐观啊。
总理说,全国有6亿人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形势下,普通家庭保饭碗已经成了头等大事,何谈贷款买房?
以呼和浩特现在的房价来看,买一套平米的房子,算上贷款至少要万。首付50万,贷款万是一个多么大的经济负担?相信,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
05
第四、呼和浩特是一个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
年全市生产总值.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比例为4.1:29.5:66.4。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和86.5%。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资源优势不突出,伊利蒙牛等规模企业又比较少,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难度的。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城市的经济基础、人口基础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而这些又都是决定着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土地放量在加大,按理说房价应该稳中有降,但现实却是房价逆势上涨,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反常必为妖,呼和浩特楼市或许正在酝酿一场危局。
你是等待被割的韭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