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呼和浩特土拍,房企底价拿地,藏着今年房价
TUhjnbcbe - 2024/6/29 16:50:00
补骨脂白斑抑菌膏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604.html

两天,48小时,两场土拍,7宗地,吸金超过22亿元。

5月8日和5月10日,呼和浩特第一场和第二场土地拍卖竞价落幕,第一场土拍,一宗地,吸金7.11亿元,第二场土拍,六宗地,吸金15.61亿元。

于是,有自媒体就开始高呼,呼和浩特土地市场又热起来了,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前景看好。

可是,重点不是这些。两次土拍铁口断房看出了一些别人也看出来,但是不乐意说的问题——

呼和浩特第一场土拍2宗关于原内蒙古大商城地块,只成交了1块;第二次土拍十宗地,只成交了6块。且,7宗地大多是起始交易价成交。

第二次土拍,共出让土地面积.亩,6宗地合计出让出去了.亩,也就是只出让了一半;第二次土拍,起始交易总价约29.3亿元,实际成交约15.6亿,也是一半。

两次土拍,先是7.11亿入手内蒙古大商城半壁江山,仅隔两天,斥资4.14亿,再拿下两宗地块,合计11.25亿元,收获回民区超16万平米的3宗地块。土地收入囊中还未开发,碧桂园就赚足了眼球。如果能够把原内蒙古大商城的历史问题妥善解决,那就是业界良心了。

有自媒体称,这是呼和浩特“集中供地”的一次预演。

但是,5月7日到8日,杭州首批集中供地出让,57宗地揽金.53亿元;以及5月10日,北京首批集中供地,12宗地共揽金.19亿元。无论是出让规模还是竞价总额,呼和浩特都难望其项背。

而且,按照集中供地“一年只卖3次地,集中公示,集中招拍挂出让”的标准看,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就把“一年只卖3次地”的指标用完了,而且,呼和浩特也没有官宣执行“集中供地”的文件。

在呼和浩特实施集中供地,至少在目前,没有实现。

第一次土拍,碧桂园拿地的楼面价是每平米元;

第二次土拍,赤峰房企中天以5.4亿竞得了玉泉区多次流拍的二道河板块共亩两宗地,楼面价每平米不足元;金地投入4.51亿在回民区首次拿地,并完成了呼和浩特市四区的完全布局,与碧桂园瓜分了回民区原三联化工旧址宗地,其楼面价每平米在0元左右;唯一一块新城区地块,由于其位于在建的北垣小学北校区北侧,距离地铁二号线数百米之隔,配套齐全,被滨海以不足2亿的出让价格拿下。

要知道,前几年,恒大在呼和浩特创造的楼面价地王是每平米元;年,中海的楼面价地王是每平米元。此次众多房企在回民玉泉区拿地,拿地价格都堪比“白菜价”。

根据某房地产网站的算法,房价=土地成本(30%)+开发费用(10%)+建安成本(20%)+税费(15%)+利润(15%)+其他费用(10%)。按照比例算,地价便宜一半,也就意味着呼和浩特高达元的房价将至少便宜元,房价将会跌回万元以内。

而实际上,在组成房价的土地费用、建安工程费、税费及财务费用、管理费及开发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净利润、所得税、销售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10种因素中,真实的土地成本很可能占到开发成本的一半,甚至更高。

呼和浩特两次土拍,地价先退潮,房价成本低了一大截,房价降价还远吗?

当然,由于呼和浩特两次土拍的土地,大多都位于房价“欠发达区域”,不能笼统地认为整个呼和浩特房价都会因为回民玉泉区的地价低而整体回落。但是,和以往高溢价拿地不同,呼和浩特两次土拍地价大多是起始交易价成交,似乎也表明,房企的底气稍显不足。

呼和浩特房价在5、6年的时间里实现翻番,尤其是从年6月开始,呼和浩特新房价格涨幅出现第一次超过10%,两位数增幅实现了连涨25个月。对房价,错过购买良机的呼和浩特市民有太多的无奈。

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呼和浩特房价的高歌猛进态势终于得到遏制,但是,此前多位地王拿到的土地,成本就在那,房企也绝不会“赔本赚吆喝”。最后结果如何,铁口断房将和老铁们一道,拭目以待。

PS:该文章表达的点很多,写得比较杂乱,致歉。

#呼和浩特头条#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和浩特土拍,房企底价拿地,藏着今年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