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之子郗某某,被西藏教育考试院宣布取消高考资格。
难以想象,一个闻名全国的河北籍中学校长的儿子,怎么会被几千公里以外的西藏教育考试院宣布取消高考资格?这实在是让人有些费解。
“宇宙强校”校长之子的“高考移民”路;
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孩子,是怎么和几千公里以外的西藏发生纠葛的呢?此事还得从头说起。
这个河北孩子郗某某有个厉害的父亲,他就是那个被无数网友称之为“宇宙强校”河北衡水中学的校长郗会锁。
5年之前的郗会锁还不是衡水中学的校长,那时候的他受命前往西藏阿里地区任教科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时间是年7月至年4月,共计1年9个月。
年3月,时任西藏阿里地区教科体局副局长的郗会锁,以援藏干部子女身份将儿子郗某某落户西藏阿里地区。从时间上看,这个时间点把握得可谓是相当精确,因为仅在一个月后,郗会锁就从阿里地区教科体局离任,回到了河北衡水中学任党委书记、校长。
换句话说,那时候只要他稍有迟疑,儿子落户的事就办不下来。
为什么要从河北落户西藏?那当然是为了三年之后能在西藏参加高考。
就这样,通过闪转腾挪,郗校长的儿子顺利地取得了西藏阿里地区的户籍,在随后的日子里,郗校长把儿子领进了衡水中学,度过了三年美好地高中生涯。据知情网友爆料,三年间,郗校长的儿子一路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把衡水中学的所有荣誉都尝了个遍。
一个河北籍的考生,通过户口迁移落户到了西藏,然后又在河北念三年高中,最终以西藏考生的身份参加当地的高考。这就是一套标准的“高考移民”套路。
至此,衡水中学校长之子的“高考移民”之路渐渐浮出了水面。而事件被曝光之后,也就有了被西藏教育考试院取消高考资格一说。
#衡水中学校长儿子被取消高考资格#
万恶的“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催生的一种畸形的、破坏教育公平的特殊现象。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区的差异十分明显。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水平之上,同样也表现在受经济水平制约的教育水平之上。
也正因如此,为了保障公平,让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内的孩子也有机会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国家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以尽可能地保障地区间的教育公平。
无奈的是,因为有试卷和分数线的差异,一些人就此打起了抢占其他地区高考名额的歪主意。也就是所谓的“高考移民”,即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以提高自身的录取概率。
绕这么一大圈,花费那么大的代价,究竟又能提高多少录取概率呢?
我们就以西藏、河北两地为例,年,西藏的文史重点本科线,汉族分;理工重点本科线,汉族分。而同年河北的普通本科线:历史分、物理分。换句话说,在河北,上普通本科线的考生在西藏都能上重点本科了。
这可真是,同分不同命啊!
所以,在如此大的利益驱使之下,才会有那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即便是以超高本科录取率而闻名全国的“宇宙强校”衡水中学校长也禁不住这样的诱惑。
很明显,“高考移民”的存在,对于高考公平的伤害是无比巨大的。
一方面,外地考生的涌入,势必会抢占当地考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珍贵名额,同时还会无限拔高当地的录取分数线,最终形成“剧场效应”,这对当地的教育生态,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另一方面,这对其他考生也很不公平。试想一下,两个考生三年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就因为某个学生家长有背景,通过运作取得其它地区的高考资格,并以此上了一所好大学,那与他同教室的同学该作何感想?如此一来,努力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于是,本来是凭努力、拼成绩的教育竞赛,最后都将逐渐演变成拼爹、拼背景的恶性循环。这就与高考公平相违背,高考选拔人才的作用也将被弱化。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作为普通老百姓的寒门子弟,则将再无出头之日。
国家打击“高考移民”的决心一直未曾改变;
年,数百名考生家长因孩子户口已经迁入内蒙古自治区,却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年的高考而频繁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要求允许孩子高考。经过内蒙古有关部门查实,这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是在内蒙古“空挂学籍”,属于重点打击的“高考移民”对象。
而在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对本市两所民办中学的一次突击检查时意外发现,两所中学持自治区外身份证号的名学生中,有人不在该校实际就读,85%属于“空挂学籍”。这与衡水中学郗会锁之子如今的情况如出一辙。
年内蒙古清退了名“高考移民”,其中部分为党员干部子女。这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