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除了房地产。
哪怕是经历了年和年的房地产低潮,房地产都会在经历短暂的挫折后,迅速抬头。就像是玩一款游戏,房企扮演的不是NPC,而是后台万能的程序员。
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没有保存系统,也不会删档重玩。在呼和浩特购房者看来,去年的房产市场就是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从车上下来,是意犹未尽,还是禁不住后怕?年,到底还买不买房,这个问题又开始纠结了。
据统计,20年前,全国的房价均价是元,而这个价格在呼和浩特的普遍存在要推后5年,年,呼和浩特的房价均价基本在千元以下,而现在的呼和浩特房价已经突破了元大关。
尤其是房价狂涨的和年两年,随着呼和浩特高铁、地铁以及新机场等基础设施不断传出利好,房价更是让许多投资房地产的人欣喜若狂,“房价必破元!”
这种充满了渴望的口号憋在投资客的心里,就等着实现后全面爆发。
结果,年的上半年让他们经历了疫情,后半年让他们面对了涨停。
上半年,呼和浩特的房价涨幅还一度坐上了全国榜首,虽然没有像深圳、杭州那样出现万人摇的场景,但是千人摇的场面还时有发生。当时鹤岗房地产的衰败,人们还当作是距离自己很远的茶余饭后,而下半年,哈尔滨、平潭、湛江等城市房产市场就陷入了衰退期。
呼和浩特韧性很强,房价在增涨多年后,只是止步不前。
止步不前代表了两种可能:
一种是蓄势待发,一种是累了。
从官方数据上看,似乎第一种的可能性很大。
年呼和浩特总计出让土地58宗,累计成交土地40宗,成交总额约为.97亿元。近年来仅次于年。尤其是毫沁营、保全庄等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热门板块异军突起,让许多准备买房的人措手不及。
同时,呼和浩特一个万人口的弱三线城市在中原地产研究院的统计中,以每平米住宅用地楼面均价为.71元的价格,高于全国个城市每平米住宅用地土地成交楼面均价为元的平均水平。
房地产业内有句说烂了的老话:面粉价格贵过面包了。
面包最贵,该买的还得买。或者说,正因为面包贵,所以卖面包的人就多,至于买回面包是不是自己吃,就又当别论了。
有自媒体的数据称,年,呼和浩特商品房可售套数是套,超过年3.8万套房源多达36.82%。
卖房的多了,可是买房的却没增加多少。
除了寥寥几个项目自己向外公开房源售罄,大部分房企都取消了“吹吹打打,锣鼓喧天”楼盘销售造势的大阵仗。
11月的官方数据显示,年1-11月,呼和浩特商品住房上市面积.89万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只有.33万平方米,不到一半。
年,央行数据称,我国的房产户均占有套数是1.5套,也就是说,每两户人家就有3套房。在呼和浩特居住的市民也许更深有体会。基本上是棚户区改造的居民四五套房,有上学子女的,大多都有一套自住,一套学区房。这个户均1.5套房的比例,在呼和浩特只高不低。
现在在呼和浩特买房,你会发现邻居很多是操着外地口音。当棚改货币化给本土购房者的资金支撑撤去,许多外地人都在步入本地人购买学区房的后尘。
所以,铁口断房以为,年,呼和浩特房产市场的大潮已退去,呼和浩特刚需购房者的一些小想法,可以试着实现了。
这个想法包括掏空六个钱包贷款买套属于自己的小平米,如果经济状况好一点,甚至包括全款买下一套非好地段、非好学校学区的小平米。
当然,想要实现这个“小目标”的难度,比“一个亿”来说可能还困难点。毕竟王思聪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底,自己最清楚。
年,呼和浩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2元。年,呼和浩特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近7倍,但是,房价却涨了10倍。房价上涨速度明显大于可支配收入的上涨速度。
7和10的差距看似不大,可是用房价来衡量,元一平米的房价和元一平米的房价距离立刻就凸显出来了。而元一平米的房价,对呼和浩特来说,已经是年以前的事情了。
房价元预期破灭,以投资为属性的购房需求背景正逐渐淡去,但是,实现居住属性的买房“目标”并不小。且行且砥砺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房价,铁口会断房。”我是铁口断房,每日陪你判断呼和浩特房产趋势。今天的房,就断到这里。灵验不灵验,时间来考验,老铁们拭目以待。特别提示:看完文章,评论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