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5日24时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1月5日0—24时,呼和浩特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当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
呼和浩特市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
截至11月5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
当日无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2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
医院医院接受医学观察,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来源:内蒙古卫健委
呼和浩特:对沿街“一超五店”等涉及生活物资经销的营业单位有序恢复经营
在今天召开的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徐守冀介绍,为进一步畅通物资供应渠道,满足群众生活消费需求,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在前期开放低风险和中风险小区内超市、便利店和沿街大型连锁便利店的基础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今日起,对市四区、土左旗金川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沿街超市、便利店、生鲜店、粮油店、副食店、冻品店(简称“一超五店”)等涉及生活物资经销的营业单位,有序恢复经营。
“一超五店”从业人员持单位工作证明,向所居住的低风险小区、无疫小区提出申请,经查验核实备案后,严格实行闭环管理。具备经营资质的“一超五店”,必须完成经营场所、店内设备设施的清洁消杀,要设置物品缓冲隔离区,对过期食品一律下架处理,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即可自行恢复营业。
开放后,“一超五店”营业主体要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同时,我们也会安排属地做好前期准备和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尽快顺利营业。
呼和浩特市提出“六个不得”畅通群众就医通道
11月6日发布
新增认定、放开个无疫小区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年11月5日0时—24时,我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例;新增感染者中,例从隔离管控人员中检出。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1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动态调整疫情防控风险区域,截至11月5日,新增认定、放开个无疫小区,并落实相应管控措施。目前,全市共解封无疫小区个(新城区70个,回民区60个,玉泉区38个,赛罕区个,土左旗金川片区15个)。11月6日,我市14个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50个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新增3个高风险区。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视频来源:回民区融媒体中心
呼和浩特市针对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提出“七个不准”
在今天召开的呼和浩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徐守冀就如何科学精准细致做好社会管控工作进行了介绍。
徐守冀说,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压实各方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细化防控举措、强化服务保障,科学精准细致做好社会管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要求,提出一系列新的举措。针对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我们提出“七个不准”。
一是不准随意扩大中、高风险区划定范围,必须科学研判、精准划定。根据流调研判结果,科学划定风险区域范围,精准到楼栋、单元,不能因为出现一两个病例就封住整个小区。
二是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区扩大到低风险小区和无疫小区,必须管的到位、放的有序。高风险区严格实行封控措施,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严格实行管控措施,做到“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居民可通过无接触方式,在小区内超市、便利店购物。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居民凭通行卡出入小区,外出时非必要不跨区流动;沿街商铺、超市有序恢复营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居民在出入小区和各类场所时,必须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要求。放开不等于放松,请大家严格遵守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能聚集,更不能随便把外来人员带入本小区,要珍惜低风险区和无疫小区这块牌子,对自己负责,对小区的全体居民负责。
三是不准随意延长各类风险区管控时间,必须动态管理、及时降级。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及时降为中风险区,再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后,及时降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及时降为低风险区。
四是不准对居民户门一封了之、单元门一锁了之、小区大门一关了之,必须畅通应急通道、强化服务保障。近期我们将对全市中高风险小区(村)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一轮全面摸底排查。单元门、隔离围挡只能通过张贴封条的方式进行封闭,坚决杜绝设置门锁、插销、挂钩等锁闭设施。同时,安排24小时巡逻值守,并充分运用电子监控设备加强管理。如再出现锁门事件,广大市民可拨打投诉举报,一经查实,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五是不准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必须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各街道社区都要精心开展人员摸排,主动了解孕产妇、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建立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上述特殊人群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六是不准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必须及时响应、主动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对当前能够满足的诉求,要加强沟通协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群众解决到位;对于一时难以满足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群众理解。
七是不准阻碍出舱解隔、返乡人员进入小区,必须确保基层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工作衔接,让出舱解隔、返乡人员能够顺利回家。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群众出行需求,逐步有序恢复公交、地铁运营,相关情况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