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本土疫情和多地疫情散发的不利影响下,全市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稳中趋好。截至6月末,全市规上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个,占全市规上法人单位的63.4%。
一、民营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稳回升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降幅分别较1-4月和1-5月份收窄3.3和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民营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民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民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高岭土产量28.0万吨,同比增长50.3%;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0.2万吨,增长1.1%;水泥.5万吨,下降0.2%;烧碱13.4万吨,下降1.1%。
(二)民间投资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9.3%,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0.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房地产业投资增长14.1%,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42.0%,民间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36.5倍。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利的带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为了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储备力量。
(三)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分别较1-4月和1-5月份收窄1.2和1.0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90.9%。从消费形态看,民营批发业销售额.6亿元,同比增长4.5%;民营零售销售额.9亿元,下降2.8%;民营住宿业营业额7.4亿元,下降12.4%;民营餐饮业营业额48.9亿元,下降10.1%。
(四)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活力凸显
1-5月份,全市户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5.7%,同比增长16.1%,较1-4月份提高1.0个百分点,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7个百分。民营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3.2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期末用工人数6.3万人,增长6.3%;应付职工薪酬17.8亿元,增长9.3%;资产负债率56.9%,下降0.5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费用16.9元,减少3.1元。分行业看,民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36.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5.1%;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41.4%,四大行业合计拉动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9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工业企业贡献不足
民营工业主体数量虽多,但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不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72.7%,增加值增速高达15.7%,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12.9个百分点,但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拉动仅为4.0个百分点。1-5月份,全市民营工业营业收入.2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的28.3%。
(二)民营贸易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民营贸易企业主体普遍规模较小,限额以上民营贸易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76.6%,呈现出小微企业多,企业规模小的特点。民营贸易企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普遍偏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在疫情多点散发、市场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冲击下,民营贸易企业恢复遭受瓶颈,全面恢复仍面临较大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精准施策重点行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等行业,以技术高端化为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供需两端发力,稳住民营工业基本盘。二是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鼓励民营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工业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带动全市形成工业企业递进成长新格局。三是建立持续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把专业技术型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新鲜血液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继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针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接触型服务业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帮扶政策及配套措施,支持相关行业克服困难,恢复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政策的宣传力度,继续推进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关停的房租减免、用工补贴等方面扶持政策。三是尝试对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对运营场所防疫、消杀给予补贴支持,帮助接触型服务业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减轻经营压力,保障市场繁荣稳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