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呼和浩特市抓产业促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TUhjnbcbe - 2025/1/27 6:54:00


  日前,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优化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工作举措,抓牢监测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实产业就业确保脱贫群众稳定。


  围绕我市“8个百万级”生态农牧特色板块和奶业振兴战略,在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等地打造奶山羊、肉羊、肉牛等养殖产业项目。围绕“五宜”城市规划布局,在托县、清水河县等黄河流域一带推进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利用市四区近郊优势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带动脱贫户和其他农户增收。今年实施各类产业项目76个,资金投入总量3.21亿元,占资金总量达65.58%,受益人口约8万余人。大力推进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要侧重人居环境改善、安全饮水、道路建设等项目,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村居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乡村。同时实施小型公益项目59个,投入资金1.28亿元,占资金总量达26.25%,受益人口约9.4万余人。


  促进就业方面,一是举办专场活动促就业,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送岗就业暖心”等各类线上招聘洽谈活动50场,提供就业岗位8.95万个;二是落实帮扶政策促就业,对区外务工就业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对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企业、帮扶车间、合作社、劳务实训基地等予以补贴和扶持。同时,依托各级工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已举办电工、健康管理、母婴护理、物业管理等职业技能培训班等12期,累计对全市名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培训,进一步增强培训主体创业就业能力;三是通过送岗上门促就业,通过“点对点”“面对面”逐人对接、送岗位上门,多措并举帮助脱贫人口实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已有人转移就业(其中: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市外自治区内转移就业人,自治区外转移就业人);四是开发公益岗位促就业,投入市级公益岗位资金万元,设立公益岗位个;五是深化劳务协作促就业,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今年以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社局共向武川县推送北京市就业信息5期,推送岗位个。
  (记者苗欣)

责任编辑:徐红梅李国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和浩特市抓产业促就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