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教学勇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班主任队伍,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1月20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高级研修班的名学员来我校参观学习。参会教师观摩了致远级部10班汤玲老师和她的学生带来的心理韧性提升主题班会,听取了教务处副主任兼致远级部主任李海*《做“好”班主任》主题讲座,并参观校园。
汤玲老师根据高二阶段,学生进入新的班级,面对新的校区、班级、老师、同学、更有深度的学习,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不可避免面临压力甚至是挑战。期中考试之后,部分学生会出现情绪波动。据此,汤玲老师设计《向阳生长---提升心理韧性》主题班会课。
班会课开始,学生分享自己开学之初到现在在班里种花的经历。学生们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一颗种子的成长过程,体会生命的力量。接着在案例中讨论心理韧性的内涵。通过讨论分享,学生们认识到“挑战和挫折”的感受界定会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随后,学生通过“我的抗逆力资源圈”和“我的支援清单”两个活动梳理自己的抗逆力资源。通过对自己可用资源的澄清,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以及外在资源与支持体系。同时,明白从挫折中反弹的最重要的力量来自自身。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无论作为老师的我们,还是家长都无法替代孩子们去承受生命中的种种压力和挫折。如何应对压力,从挫折中迅速调整恢复需要心理韧性。同时,拓展和丰富正常生活,进一步提升幸福感,也同样需要心理韧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不仅受先天因素、过往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后天不断了解和学习适用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形成具有自己独特之处的心理韧性。同时培育包容支持的家庭、班级和学校氛围,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良性支持系统。高一开始,学校开设家长学校、亲子沟通讲座、教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活动共同培育积极教育生态,帮助孩子们在良性循环中变得更有弹性、更加坚韧和乐观。
李海*主任结合自己多年带班经验和级部管理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围绕“优秀的班主任”是什么样子以及“怎样做好班主任”两个主题,提出了自己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解。
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两个特质----情怀和专业。优秀班主任首先要发自内心热爱教育事业,有教育情怀。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才不会陷入琐碎,才会在日常生活中敏锐观察,用心研究,捕捉每一个可能的教育契机,变为教育现实。只有热爱,才会主动思考,联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去培育积极的教育土壤,唤醒孩子们内心的力量,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无限潜能,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只有热爱,才会把教育融入自己的生活,在教育生活中细腻观察,自我更新,自觉实践,主动寻找与自己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做最真实的自己。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同时,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有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技能。优秀的班主任不仅在自己所担任的学科上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念,才能使班主任工作超越经验,走向专业和整体发展。
关于“如何做好班主任”,李海*主任围绕“看见”与“被看见”两个关键词,认为优秀的班主任应该:看见潜能,发现唤醒;看见机会,敏锐思考;看见未来,预留端口。同时被看见情怀,被看见善良,被看见宁静。做学生灵*的塑造者、学习的指导者、习惯的培养者、成长的陪伴者,努力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
会后,参会老师们参观我校校史馆、学生美术作品展、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图书馆、生态基地及科创中心。在校园中感受“全人发展”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的体现。
文字:汤玲
图片:翟培元
审校:李海*
责编:顾晓瑜
技术:胡清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