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至,结合全市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坚决杜绝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校园安全稳定,使广大师生渡过一个欢乐、安全的假期,结合我系统实际,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学期即将结束,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于近期集中进行一次安全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把安全措施落细、落实,要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薄弱环节,认真完成本学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任务。
二、全面排查,认真整改安全隐患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力量,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完成整改任务。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开展夏季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要克服麻痹心理,全面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排查出来的结果,要及时整改,做到不留死角。特别是一些临时搭建的彩钢房,进行严格检查,该拆除的拆除,该维修的维修,决不允许因此出现安全事故。二要强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要主动联系属地相关部门,加强交通、饮食、环保和治安等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三要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控。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重点部位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对实验室里易燃、易爆等化学物品的管控。四要加强在建工程项目的管理。加强对学校在建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同时也要注意校园周边建筑项目对学校安全的影响,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五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预防的工作。合理安排,落实措施,确保学校财产安全。
三、加强教育,强化重点安全工作的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放假前,通过办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集中开展以防溺水、防汛、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防雷电等为主要内容的暑期安全教育,着力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重点抓好以下安全工作的落实。
(一)要加强防溺水和游泳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做好预防溺水的学生、家庭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做到“六不准”暨“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要懂得在发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的安全告诫教育。要反复告诫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在放假前要及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接工作,特别要加强住校学生的返家乘车安全教育。在放假前请交警上一次交通安全专题课,使广大师生掌握道路交通基本法规,掌握常见标志、标线的导向、警告和禁令图示及作用,掌握交通事故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教育学生在暑假期间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铁路、公路沿线玩耍嬉戏,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车上路,严禁乘坐无牌、无证和超速、超载等交通工具,防止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恶劣天气的应对工作。当前,正值夏季和汛期,大风、暴雨、高温、雷击等恶劣天气多发。各学校要认真排查校舍及附属设施隐患,完善应急预案,落实保障措施,引导学生在暑期遇大风、暴雨、雷击等恶劣天气避免外出,防止事故发生。
(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健康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管理和调控自我,培育健全人格;对有心理困扰或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和必要干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快乐、幸福指数,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要倡导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活动,教育学生不参加一切非法宗教、邪教等活动。
(五)拓宽渠道建立假期家校对接机制。放假前,各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做好假期学生安全家校对接工作,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并且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