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内蒙古两城市官宣抢人,一线城市就在身
TUhjnbcbe - 2022/10/7 8:54:00

赤峰,距离北京最近的草原城市;呼和浩特,距离北京最近的首府城市。

最新的说法是,呼和浩特是首府,人口万;赤峰是内蒙古人口第一大市,人口万。

地区生产总值,呼和浩特在内蒙古排名第二,赤峰在东北排名第七。

相差8天,彗星撞地球,两个内蒙古的城市相继爆发了抢人大战——

4月20日,呼和浩特官宣,全面放开了人才落户。只要人才具有稳定工作及住所、居住满6个月就能落户。而且落户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是接收人家庭户、可以是单位集体户、可以是人才集体户、也可以是社区集体户落户。

4月28日,赤峰官宣,从引才机制、资金支持、安置补贴、住房保障、激励奖励等6个方面为人才入驻赤峰给出了具体优惠*策。

对人才的认知上,呼和浩特是“照单全收”——

呼和浩特“人才”口径是“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府补贴的人员、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高校在校生、大中专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技术工人、县级以上劳动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赤峰的人才定义有点“宁缺毋滥”——

赤峰这次的人才引进的人才上限是“视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人才”,下限是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的大专毕业生。

在“抢人”的涉及房产的细节上,呼和浩特大学毕业生套半价买房项目明年交房。

赤峰市的房产揽才计划则更加细致:免费入住“玉龙人才”公寓两年;博士给予安置费30万,一次性发放。按每年元标准发放两年租房补贴;高校毕业生首次购房的,给予最高元契税补贴。

看似呼和浩特对人才的引进有些诚意不足,其实则不然。

早在年,呼和浩特就发布了试行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措施:5年内要引进培育50支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呼和浩特递出的“综合资助最高1亿元,个人最高奖励万元”橄榄枝也比赤峰更具有吸引力。

在房产支持上,呼和浩特也是大手笔:各类人才按照将可以免费获得平米、平米、平米、80平米的人才公寓;在呼和浩特市购房的人才,将真金白银地给予最高万元的购房补贴。

在白热化的“抢夺”中,说实话,真金白银也不如房产。房产无疑是各个城市最有诚意的砝码。

可是,哪怕呼和浩特房产最高免费获得平米房产,赤峰给予博士的30万安家费,却只考虑到了人才的“掐尖”,忽略了对人才的“普惠”。

铁口断房列举的呼和浩特和赤峰的人才招募条件都是“最高”标准,更多地被吸引上了“车”的基础的、条件无法达到“最高”标准的人才,也无法享受到“最高”待遇。

纸面数据上,呼和浩特是内蒙古唯一平均房价破万的城市,而实际上,房价第二高的赤峰房价市区繁华地段的房价均价也早已破万。

面对畸高的房价,所谓的安置费、住房补贴,对大多数被引进的人才来说,大概率会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后的结果,也很可能演变为呼和浩特和赤峰吸引人才的“一网打下去”,也许能“捕获大鱼”,也可能丢了为数众多的,更为重要的“鱼苗”。

同时,收人容易,收心难。提供住房不难,提供户口也不难,难的是留住人才的“心”。退一万步说,呼和浩特半价买房,赤峰30万安置费,房产作为人才的第一诱惑,很可能会引发人才住在“呼和浩特或赤峰,工作在北京”的现实打击。如果,噩梦成真,这将是对呼和浩特和赤峰人才引进的一次打脸。

在另一个层面上,呼和浩特和赤峰这种“引凤”而来的人才,想要留住他们,就不能不“筑巢”。这个“巢”不仅仅是住房上的保障,他们还需要可以发挥所长的产业“巢”。归根结底,是搭建长袖善舞的舞台,搭建对人才相关专业产业的对口支撑。

这,才是人才“纳头就拜”的关键点。

首府和人口第一大市的“抢人”较量火力全开,同城德比,已经引发的抢人大战不过是序章,别忘了还有具备强大虹吸效应的北京在虎视眈眈。

解决普通人才的燃眉之急,才是上述两座城市尊重人才的必有温度。“抢人大战”的结果肯定是多赢的,但是,首先是人才得来,其次是人才留得住,最后是人才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呼和浩特房产#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两城市官宣抢人,一线城市就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