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率先实现高质量发
TUhjnbcbe - 2022/10/25 11:49:00

2月10日上午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在内蒙古人民会堂开幕

呼和浩特市人民*府市长贺海东

作*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呼和浩特要按照自治区第十一次*代会提出的“提升首府功能、优化发展环境、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支持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让首府真正“首起来”。

全力推进首府“强实力”

抓住自治区实施“强首府”工程重大机遇,坚持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并重,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六大产业集群”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7%左右、总值突破亿元,力争在全国省会城市、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名进位。合理布局城市空间,东部围绕白塔机场打造生态宜居区,西部围绕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打造产城融合区,南部围绕新机场、和林格尔新区、蒙牛乳业产业园打造城市副中心,持续拉开城市框架。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呼和浩特新机场建成投用,地上、地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城区人口持续增长、全市人口规模继续扩大。积极推进“区市共建”,争取多方支持,让首府真正“首起来”。

全力推进创城“强引领”

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蒙古马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策、民族法治宣传教育,用心呵护好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全力推进产业“强优势”

以“六大产业集群”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两高”项目坚决不上,科学合理配置能源指标,突出重点、聚焦主业、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千亿级工业园区3个、百亿级企业10家、上市挂牌企业10家。持续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既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抓专精特新的好项目和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引进头部企业50家以上,推动形成更多新的支柱产业。

全力推进中心“强集聚”

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实施“科技强市”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呼包高铁、呼鄂城际铁路、呼鄂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增开加密客运、货运航线,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绿色消费、夜间消费、文创消费、定制消费等特色消费,创新户外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打造区域现代消费中心。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高标准建设北部敕勒川和南部*河湾景观文化旅游带,打造区域休闲度假中心。

全力推进开放“强活力”

坚持“城乡一体、以城带乡”,城四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消费、总部经济等业态;土左旗、托县、和林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林格尔新区重点摆布产业项目;清水河县、武川县突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构建首府“半小时都市圈”。主动参与设立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基金,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深化区域基础设施互通、公共资源共享、产业集群协作、生态环境共治,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人才、技术等转移,全力保障绿色农畜产品、休闲度假产品供应,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用好中蒙博览会、中蒙俄合作论坛等平台载体,不断深化与蒙俄欧交流合作,打造面向蒙俄欧“全方位对外开放圈”。

全力推进城市“强品质”

抓住列入国家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机遇,二环内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城区断头路力争全部打通,地下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让首府更加宜居。立足“引人、育人、留人、用人”,打造一流人文环境、*策环境、发展环境,让更多人才来到首府、留在首府、创业就业在首府,让首府更加宜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职业教育提质特色发展、高等教育提升创新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40所以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所以上、新增优质学位5万个以上,让首府更加宜学。加快布局健康医养、生态游养、运动体养等康养业态,让首府更加宜养。全面打造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河、东眺京津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让首府更加宜游。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率先实现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