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1个城市科技活跃度PK上海广州高新技
TUhjnbcbe - 2022/10/27 21: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hospital/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本报记者统计21个城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发现,北京以年.3亿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一骑绝尘”,上海以.21亿元排名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和成都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也超过千亿元,数据与上海接近,显示出活跃的科技交易市场。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陈洁,实习生康婉莹

编辑丨周上祺

图片来源/图虫

中国的重点城市各自的科技市场活跃度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GDP超万亿城市的年统计公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天津、武汉、南京、杭州、合肥、长春、济南、太原、长沙、宁波、哈尔滨、重庆、郑州、兰州、南昌、福州和海口这21个城市公布了技术合同成交额。

从这一数据上来看,北京“一骑绝尘”,以年.3亿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把其他城市远远甩在身后,是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21个重点城市垫底的海南的倍以上。

此外,上海以.21亿元排名第二位。

尽管广州与深圳并未公布这一数据,但是西安和成都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也超过千亿元,数据与上海接近,显示出活跃的科技交易市场。

为何西安、成都科技交易活跃?

21个城市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一览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

如果将技术合同成交额分类的话,21个城市中,北京市毫无疑问是第一档,以超过第二名上海亿元以上的成交额领跑全国。

上海、西安和成都以-亿元的成交额排名第二档,西安的数据是亿元,成都的数据是.8亿元。为何这两个城市在这一领域这么强?

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这两个城市各有所长。

以西安为例,西安拥有非常强大的科学教育资源,年,西安有高等教育学校7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3所,成人高等学校12所。

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6万人,毕业生39.68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学生73.86万人,毕业生19.18万人。另有研究生培养机构43所,在校学生13.20万人,毕业生2.86万人。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科技实力很强,经常有上市公司或者新三板公司与之签订科技合同。

比如,今年5月,江海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和西安交大签署协议共建高端电容器研发中心,具体项目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潮流而定。

目的就是利用西安交大在电容器和材料领域的优势以推进高端电容器的技术进步。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还会与其他地方*府签订科技创新合同。

比如年11月,西安交通与四川省人民*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在战略决策咨询合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交流与培养等3个领域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西安对自身的优势心知肚明。年,西安*府工作报告指出,西安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研发平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年内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0个。

此外,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设立前沿科技研究院、开放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

实施“技术市场+”工程,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全市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突破亿元。

资料图西安图源/图虫创意

和西安相比,成都的国有企业是成都技术合同活跃的重要原因,以年的数据看,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输出.52亿元高居企业榜首。

同时,成都也不断有*策支持科技交易。比如年成功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

此外,成都提出,到年,成都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不低于亿元。此外,技术市场充分发育,技术转移服务业蓬勃发展,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建成科技成果向产业功能区集聚转化的技术转移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枢纽型技术交易中心。

为此,成都近日出台《成都市技术交易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对技术交易输出方,按最高不超过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3%,一次性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万元资助,每个单位单一年度不超过万元;对技术交易吸纳方,按最高不超过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4%,一次性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万元资助,每个单位单一年度不超过万元。

在第一和第二档之外,天津和武汉在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上也超过了亿元,排名第三档。南京、杭州、合肥、长春则处于-亿元这一区间;济南、太原等7个城市处于-亿元这一档次,兰州、南昌、福州、海口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则低于亿元。

科技企业数量仍需“直追”

年17大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一览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公开数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各地技术合同的成交主体基本都是企业为主,那么,各地科技企业的数量如何,市场活跃吗?

从公布数据的17大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上海和广州在科技企业数量上“傲视群雄”,排名一二位。

而苏州和天津也超过0家,排名第二档次。

南京、成都、青岛在-家这一档,重庆和西安则在0-家这一档次。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新科技的龙头企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大,从而带动了专利发明的研究,在创新成果的应用上也是最及时的。

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应用,继而带动经济发展,促使新的需求不断产生,这无疑会使城市的科技发展形成良好的框架。

以杭州为例,其大力发展的信息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力,阿里巴巴的存在使城市对于创新的要求保持在较高水平。

对比一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难发现其中的分层情况非常明显,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城市,高新科技企业数量反映出城市扎实、深厚的科技创新实力。

在市场因素之外,财*投入的不同,对于城市的科技影响也非常明显。

在上述城市中,有8个城市提供了科学技术支出数据,苏州、杭州表现突出,分别以年科学技术支出.6亿元、.2亿元远超其他城市。

青岛、郑州、厦门分别以科学技术支出66.8亿元、63.4亿元、38.43亿元位居第二梯队。

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的科学技术支出19.9亿元、12.3亿元、7.2亿元,排名第三梯队。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

从占比来看,年,苏州、杭州的科技投入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7.59%,与石家庄的1.17%、呼和浩特的1.71%形成鲜明对比,出现这种明显差异的决定性原因是城市的经济结构差异。

胡刚指出,发展驱动动力不一导致各城市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差异较大。

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仍然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招商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效果往往更加显著,而以深圳、苏州、杭州为代表的创新性城市中,高新科技产业比重更大,对于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决定科技投入的力度更大。

他认为,城市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将财*支出大笔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也并非通用之策,保持长远眼光至关重要。

相对于科研设施基础、科研人员储备相对薄弱的城市而言,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原始创新的效益往往不如着力引进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的效益高。

在原本已经处于优势地位的传统制造行业中应用、推广相关创新成果,保持产业的领先,对于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而言,必能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任何城市的创新一定是方方面面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好,科学技术创新也好,文化艺术创新也好,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人是第一要素。在引进人才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学历,也应该重视多元化人才的引进。”胡刚说。

同时,胡刚也提到,我国未来城市科技的发展仍然会呈现以北京的原始创新为核心,多个中心城市应用创新齐头并进的局面。

在这些中心城市中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会对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在一步步的产业转移中,也将深刻影响到周边城市的科技应用发展。

这种联动型发展,同样还需要城市群中的城市差异化、协同化定位,才能够将高新企业的助推作用最大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21个城市科技活跃度PK上海广州高新技